【記者 周志杰 報導】
是否抄襲掀熱議
日前有民眾投訴,指出設置在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 前的公共藝術作品《公平正義.圓融和諧》,外型竟與 日本藝術家木野智史 的作品《颪》高度相似,質疑恐涉「抄襲風波」,引發社會關注。
這座公共藝術作品是在 民國106年9月11日公開徵選,同年12月21日由評審團選出。當時評審共7人,包括5名外聘專家與建築師,從7件參賽作品中投票評選,最終由 蔡文祥及葛菲雅奇視像空間設計公司 的提案奪得最高分,成為中選作品。
不過,眼尖民眾對照兩件作品後發現,無論是外觀結構還是設計語彙,都與木野智史的《颪》相當類似,質疑「這是不是換個名字就能得獎?」相關質疑聲浪在網路上延燒。
目前外界呼籲,相關單位應正視爭議,釐清評選過程與著作權問題,避免公共藝術淪為爭議焦點。對此,主管機關尚未進一步回應,事件擬在持續發酵。
高雄執行分署公共藝術作品事件處理流程說明如下:
本分署經公開招標程序所得標之前述公共藝術作品,於111年9月29日經報載揭露有涉抄襲日本藝術家作品之情形,本分署旋即召開專家會議,經9位專家評議,多數結論認該作品高度相似,本分署與承作該公共藝術作品廠商於專家會議同日達成協議,該廠商於111年12月24日至本分署無償移除該公共藝術作品,該廠商並已返還原契約價金200萬元,及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調解程序後賠償本分署爭議處理階段支出之行政費用 8 萬2,154 元,是本件公共藝術作品相關高雄執行分署前述受害之賠償部分業已受償,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