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學術教育 【教育脫貧、多元合力】希望工程二十三載,再創公益跨界典範

【教育脫貧、多元合力】希望工程二十三載,再創公益跨界典範

【記者  林進中 周志杰/高雄報導】第二代希望工程邁入第 23 年,今年由台灣五府千歲慈善展望會與屏東九如後庄代天府攜手主辦的 114 學年度上學期助學金頒贈典禮,於 11 月 16 日上午在後庄代天府廣場舉行。活動現場不僅頒贈助學金、感謝捐款團體,更融合腎臟病衛教、聯合慈善動員與愛心竹筒剖開儀式,象徵屏北地區公益團體再度集結,讓愛心跨越行政區、跨越宗教界線,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持續相伴、從不缺席。

23 年助學不輟屏北公益力量再次匯聚

二十三年善念延續,助學工程再升級。自 2002 年起推動的「第二代希望工程」,是屏北地區重要的教育扶助計畫。此次頒發活動中,共有 159 名學生獲得助學支持,從國小到大學皆涵蓋在內,總金額達 58.4 萬元。若加計 23 年來的累計成果,受惠人次已達 7,273 名,助學金金額突破 2,682 萬元,是屏北偏鄉孩子最長遠、也最可靠的教育後盾。活動以「助學、衛教、關懷」三軸並進,不僅提供經濟支持,也強調生活健康與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主辦單位表示,教育是翻轉貧窮世代的關鍵力量,而「穩定就學」則是所有扶助計畫的核心精神。

長期參與計畫的學校代表指出,許多弱勢學生僅靠單親、祖父母支撐生活,助學金的介入讓孩子能無後顧之憂繼續上學,也使家庭在經濟低潮中獲得喘息空間,是最直接、最即時的支持。

跨界合作建公益網,善念匯流更具力量

跨團體公益新典範 慈聯、仁仁、多友會齊心同行。今年助學金頒贈活動最大的亮點,在於多個慈善團體首度以較大規模共同參與。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慈聯)由柯秀華副總會長率隊出席,並由江森輝常務與王彥欽理事一同觀禮,展現「整合資源、共同行善」的長年宗旨。

慈聯更在此次活動中協助聯繫多個公益團體,使助學金發放不僅是單一組織的努力,而是由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的愛心平台。同時,長期深耕助學領域的「仁仁慈善會」也動員理監事團隊親自到場,以實際行動表達「一路相挺」的堅定承諾。他們指出,這不只是一筆助學金,更是告訴孩子:「你並不孤單,你值得更好的未來。」多友會的加入更讓活動呈現跨社群合作的能量,多組織願意共同站上同一個舞台,象徵屏北公益網絡正從分散走向整合,從各自努力進化成「連線式支持」。

在公益界中,這樣的跨團體協作並不常見,然而本次典禮正是一個標誌性的開始,展現了地方組織攜手打造「共好、共善、共榮」社區的具象實例。

腎臟保健入校園衛教結合助學更具深度

衛教融入助學行動,關懷孩子更全方位。活動另一大亮點是高雄佛光腎臟關懷協會加入,帶來專業而貼近生活的腎臟保健衛教。由曹理事長率領護理師團隊,以淺顯易懂方式講解腎臟疾病預防、健康飲食與日常照護的重要性,引起家長與學生熱烈回應。

曹理事長更以協會名義加碼捐助助學金,希望透過「健康 × 教育」的雙向支持,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與生活基礎。他表示,弱勢家庭的孩子往往缺乏基本醫療知識,而衛教能補上這塊重要的空缺,使助學計畫不僅止於資助學費,更成為扶持孩子全面成長的力量。

主辦單位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動健康講座與生活教育課程,期望讓助學計畫從「經濟補助」邁入「全人關懷」,使孩子能夠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勇敢追求長遠的夢想。

第二代希望工程已走過二十三個年頭,從白米賑濟到助學補助、從社區照顧到志願服務,這條公益之路從沒有停下腳步。今年更因慈聯、仁仁慈善會、佛光腎臟關懷協會等多方加入,讓助學行動不僅「做得廣」,更「做得深」,成為屏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跨團體公益典範。

孩子的學習路上,每一次支持都將成為照亮他們未來的光。主辦單位也誠摯呼籲更多企業與社會人士加入這條善的道路,讓希望工程在接下來的二十三年,依然能持續陪伴每一位孩子安心成長。

關於我們

秉持傳遞正向訊息、
提升正向能量、波動良善之心、
共同關懷弱勢,
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祥和與美好。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by Penci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