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志杰報導】
中秋將至,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展現「弱勢優先、幸福高雄」的溫暖行動力,「庇護有愛,愛心巴士/揪團去採購+1」專案於7/30(三)再次開跑,搭載著滿車愛心與善意。這場不只是移動的參訪行程,更是一場翻轉觀念、感動人心的庇護公益運動。高雄目前共有10幾家庇護工場,涵蓋中西式餐飲、陶藝、布品、清潔服務、手工皂與印刷等多元服務。市府除透過各種媒合與行銷管道積極推廣,更成立臉書粉專,整合各家商品資訊與故事,成為全民公益採購的暖心平台。
在臺灣公益版圖上,心路基金會如同一顆堅定的明燈,照亮許多智能障礙者的生命之路。從民國94年1月份由高雄縣政府勞工局委託辦理成立,到如今服務逾160名中重度障礙者,心路以「一顆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為信念,成就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生命故事及公益事蹟。
從暖心出發
心路基金會誕生那時候,「智障」、「自閉症」、「腦性麻痺」仍是較被忽視的名詞,一群心智障礙者的家長不願妥協於社會不理解,他們以雙月刊為起點,集結交流、爭取權益,一步步拓展教育、療育與就業資源。這條艱辛道路,見證了他們以忠誠與堅毅建構的公益願景。
讓障礙者踏入就業光環舞台
心路旗下的庇護職場「一家工場」及行動工作隊,共同為有志願但尚難適應競爭市場的身心障礙者,提供就業舞台與尊嚴機會。這些工場不只是工作場所,更是能夠蓄積自信與自立力量的搖籃。
「一家工場」位於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一段69巷1號,主力生產手工蛋捲與天然手工皂,不僅年銷量破百萬支,且通過 ISO22000:2018 與 HACCP 國際食安驗證,以高標準品質堅守摯愛之心,證明庇護工場也能與一般甚至大型企業產品同場競技。
融合與綠色轉型,邁向永續願景
近年來,心路不僅緊抱擁公益本質,更勇於探索環保與永續的可能性;社福團體邁向「公義與公益」的創新典範。
心路進一步將淨零概念翻譯為適合心智障礙者理解的繪本教材、標章識別圖像,讓參與者在學習中感受環保力量,寓教於行,也實踐「人人都可以為地球出力」的理念。
攜手愛心延伸,力量無限擴散
心路秉持「以心路為圓心,把愛送到社會每個角落」的工作理念,積極與企業合作,打造公益聯名商品與義賣計畫。例如:合作義賣「小幸福食盒」、推出微笑募款案,義賣收益全數回饋基金會,等,讓企業 CSR 與社福使命合而為一
此外,企業志工參訪、員工一日捐、公益認購方案亦層出不窮,從產品到活動,從教材到現場體驗,皆將「支持障礙者參與社會」的理念深植人心。
生命蛻變:障礙者柔軟心聲的實踐舞台
心路庇護工場不僅提供薪資收入,更打造有尊嚴的職場生態。就服員透過職務再設計、手法拆解、教學影片輔助、正向回饋等方式,因材施教,助力障礙青年逐步建立職場適應力與自信。經過訓練、反覆練習,終能獨立完成分色、包裝等工作;從打包、摺疊的小工,培養溝通與展示能力後,轉任門市工作,也能怡然應對人際互動與作業流程。那些看似平凡的改變,卻折射出他們自尊的重生與希望的蛻變。
感人瞬間·勵志典範·點亮未來
心路的每一個義舉,每一次體現,都是對生命的禮讚。從一家年銷300萬支蛋捲的努力,到每位都露出自信笑容的瞬間,那是社會共鳴的音符。那一條條手作香皂、一盒盒蛋捲禮盒,都承載著「成長、尊嚴、平等」的真摯呼喊。
🌟今後,心路仍將搭建跨領域的公益平台:從早療教育、社區支持、就業重建,到環境永續與青年參與,皆在其支持框架之內。每一次合作、每一筆訂單、每一場參訪活動,都是讓愛延續、自信綻放的契機。
以愛為舵,以希望為帆
心路基金會讓「弱勢」不再是標籤,而是一股澎湃的力量;讓「障礙」不再是阻礙,而是一道展翅高飛的起跳板。從家長的堅持,到社會企業的試驗,再到綠色永續的實踐,心路一步一腳印,編織出公益與人文融合的動人史詩。
方主任告訴我們:只要心在路上,每一條艱難的道路都能開出生命之花;只要勇敢伸出那份支持之手,便能將一顆顆渴望工作與尊嚴的心智障礙者,帶向燦爛的未來。在這條用「心」鋪陳的公益旅程上,心路基金會猶如那座堅實的橋樑,串聯過去與未來,點亮希望、凝聚力量,讓生命的每一次脈動,都化作閃耀而溫柔的公益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