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萍 理事長 主持「2024台灣科技創新政策論壇」
【全球網報記者周志杰報導】
「2024台灣科技創新政策論壇」於10月28日下午在國立成功大學力行校區的綠色魔法學校舉行,由中華民國社會服務協會理事長暨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主持,探討「電子工業中通信網路業」為核心的政策趨勢。論壇邀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陳響亮教授、中華藝能文創產業協會理事長余華淵、立莆科技總經理李小嫻等產學專家與業界代表參與,期望共同探討台灣電子產業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孫健萍在開幕致詞中指出,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動盪,從英國脫歐到近期的中東地區衝突都推動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台灣上半年出口增長11.4%,其中電子零組件、資通及視聽產品合計占出口比重超過60%。然而,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新配置,電子產業的依賴程度也成為台灣亟需面對的結構性挑戰。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和國際貨幣基金(IMF)亦預測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並預見地緣政治緊張可能對投資及進口價格產生深遠影響。
在發言中,中華藝能文創產業協會余華淵理事長提到,台灣金阿波羅公司授權的呼叫器產品近日因被恐怖組織濫用而引發爆炸,造成重大傷亡,提醒台灣中小企業在跨境授權合作中應謹慎挑選合作對象、注意國際市場的潛在風險。此事件強調了企業需加強產品授權管理,對海外合作夥伴進行持續監控,以避免品牌被濫用。
業界代表凃勝傑進一步指出,中東呼叫器爆炸事件給予台灣電子產業一個重要警示: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下,台灣品牌可能因為地緣衝突而受到國際市場的質疑,甚至影響未來銷售。特別是在中東和東南亞等地,台灣電子產業需要尋求更穩健的中立地位,降低產品在政治鬥爭中的受累風險。
成功大學陳響亮教授建議,台灣電子產業應建立嚴格的供應鏈管理和安全檢測機制,通過具有公信力的產品認證制度來保障國際市場消費者的信任,確保產品安全不受地緣政治影響。
孫健萍總結發言時強調,台灣電子產業需秉持中立原則,避免捲入國際政治矛盾,以保護MIT品牌的價值。論壇提出四項政策建議:
1、政治中立,保護產品出口:台灣電子產業應避免在政治上選邊站,以維護市場競爭力,降低因價值觀分歧而導致的出口限制風險。
2、自主技術發展:依循台灣電子產業前輩的願景,持續掌握核心技術,減少對外技術依賴,保護本地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
3、建立產品安全認證體系:制定嚴謹的安全檢測和認證標準,增強國際市場對台灣產品的信心,保障產品不被濫用或影響消費者安全。
4、加強對外合作審查:建立跨部門監督機制,嚴格審查對外合作,確保合作開發產品符合台灣電子產業的自主性和安全性需求。
孫健萍最後引用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的名言:「科技促進中興,缺憾還諸天地」,強調台灣電子產業應自主發展,避免政治牽制,為台灣電子產品持續拓展全球市場奠定穩固基礎。
FB:孫健萍的高富美《高雄.富裕.美麗》粉絲頁
連絡電話:07-3470479
Line:nationalhero ig、Threads、TikTok、FB:孫健萍